「人體心臟的構造,為何要設計成四個出入口都由上方?
上入、下出,不是直接了當嗎?」
這個問題在教案討論的時候,留下了一個「阿哉」的問號。
集中心思在思考另一個大問題的我們,
暫時接受了「反正心臟就是長成那樣」的答案。
沒想到,這個懸而未解的問題,竟然在教學過程中,
在小孩與老師辯論的幾分鐘內,
讓老師得到了答案……
課堂的後半段,老師與小孩正在討論,
「心臟為何要分房與室」的問題。
把左心或右心想成一個幫浦,
這個幫浦的作用就是推動血液往目的地前進。
一般的幫浦,不論是吸油器、打氣筒……都只需要一個壓縮的空間,
再搭配「閥」,控制流動的方向。
但是心臟的這兩個幫浦(左心右心),卻各自擁有兩個空間(房與室),
難道一個空間不足以完成心臟幫浦的功能嗎?
「為何要有房又有室」?
課堂上老師提出這個問題,畫出一邊的心臟幫浦示意圖來討論。
孩子們說著自己的想法,修正各種可能的問題。
直到右下角的那個圖,算是完美了。
能夠在封閉系統(人體的循環)達到流動的目的,
又能夠改善走走停停,一段流動另一段靜止的情況,
讓幫浦1與2以連續下壓的方式,在系統內形成連續的流動。
1與2兩個幫浦,其實就是心臟的「房」與「室」。
而A、B、C就是瓣膜,負責控制血液流向。
老師模擬1與2幫浦下壓的情況,與瓣膜A、B、C的連動。
台下孩子覺得不太合理,提出了糾正。
又被另一個小孩反駁。
整間教室,每個人都伸出左右手,比畫著自己覺得最對的房室運動。
突然,有小孩覺得不太對勁,提出了自己的疑問:
「幫浦1壓下去的時候,瓣膜C為什麼不會跟著瓣膜B一起被衝開?」
一開始,老師試著解釋,幫浦1壓下去,只會把液體推到幫浦2,
所以瓣膜C不會被衝開。
但是小孩不肯輕易接受,提出了一種可能,
當幫浦1壓下去,如果有足夠大的衝力,
應該有可能連續衝開瓣膜B與C。
其他小孩紛紛補充自己的看法,加入這場一對多的討論。
幾分鐘之後,面對還不肯放棄的孩子們,
老師舉起雙手投降:
「你們提出的這個問題真的很有意思,但是我現在無法回答。」
但是孩子們還是不甘心,
堅持著把自己的想法表達的更清楚……
老師抓抓頭,回到心臟真正的構造,
指著心臟構造圖來解釋幫浦1的下壓,與瓣膜BC開合的連動。
想要用真實的情況,
讓孩子們接受她認為對的「幫浦—瓣膜」之間的相對關係。
但是說著說著,卻突然因為想通了什麼,
用力拍了一下手,脫口而出:
「啊!我懂了!」
「如果像我們畫的示意圖(左上),出口在下方的話,
也許有可能像你們說的,幫浦1一壓,下方瓣膜就會被衝開。」
「但是真實的情況是,」她指著心臟構造圖(右下),
「心臟出口也在上方,所以心房一壓,血液一定是先充滿整個心室,」
「然後再出去。」
太厲害了!
孩子們不肯罷休的疑問,數分鐘的爭辯,
就這樣解決的之前被我們擱置的疑惑—
上入下出的設計,還真的會有問題。
「喔~我懂了!」這一句讓人心花大開的驚嘆,
就像一顆高興炸彈,投在課堂上,
從老師到學生,一旁的導師與旁聽者,
全都漾出了笑容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